卡車之友網 首頁 > 原創(chuàng)專欄 > 正文 返回 打印

新常態(tài)下 “小鮮肉”更受卡友垂涎

小編輯  2015-01-05 11:47:10  卡車之友原創(chuàng)

    在建設“美麗中國”的新常態(tài)下,天然氣重卡受政府支持,無需贅述。僅“一輛天然氣重卡降低的尾氣排放量,相當于為社會植樹84棵”、“平均每使用6噸LNG可減少1噸硫氧化物排放”等數據,就足于讓追求“美麗中國、共擎藍天”為目標的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并支持。

 

106.jpg


    用戶購車,單從環(huán)保角度決定的,實話實說,為數并不多。決定其掏錢購車的主要因素是車輛的經濟性和使用中的維修方便性。具體到天然氣重卡,主要是氣站分布、氣價波動、車價、售后服務四大因素。近年來,天然氣重卡之所以能夠成為用戶逐漸垂涎的“小鮮肉”,原因就在于他們看到了這“四塊堅冰”正在逐步融化,正在向利好方向發(fā)展。


    加氣站如雨后春筍般興起
    2010年前,興建加氣站的審批手續(xù)繁復,加上中石油、中石化及中海油(俗稱“三桶油”)所代表的供給方圍繞“有多少車來加氣、投入產出比是否可觀”等問題而權衡不定,不敢草率大額投資建站。


    這種狀況自2011年起開始改觀。當年,交通運輸部通過節(jié)能減排示范,設置節(jié)能降耗專項資金支持天然氣汽車項目;2012年將33項交通運輸節(jié)能減排專項資金中的30個,運用到LNG項目上;2013年,又將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從16座增至26座,并采取“以獎代補”的方式支持試點天然氣汽車的發(fā)展。

 

071.jpg


    政策引發(fā)了燃氣企業(yè)積極投資興建加氣站的行動。據了解,國內最大的4家燃氣企業(yè)都在車用LNG加氣站建設中取得了進展:中國燃氣去年建設了170座加氣站,使加氣站總數達到354座,并計劃在3年內建成1000座車船燃氣加氣站。


    新奧能源今年上半年建成并運營了9座CNG加氣站、28座LNG加氣站,全年計劃建設20座CNG加氣站、60座LNG加氣站。華潤燃氣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大對LNG氣站的投資力度,截至目前已擁有193座CNG 加氣站、48座LNG加氣站;港華燃氣今年上半年共建設了8個燃氣項目。“三桶油”更不甘示弱。去年,中石油就計劃在“十二五”期間投建5000座以上LNG加氣站,中石化宣布從2013年1月起開始天然氣全國統(tǒng)銷,中海油在國內數十座沿海城市完成了LNG布局。


    照這種態(tài)勢發(fā)展下去,要不了多久,LNG加氣站就將在中國大地上星羅棋布,長年在高速公路上奔走的天然氣重卡,加注天然氣將和現在加柴油一樣方便快捷。困擾非點對點長途運輸的重卡用戶“望天然氣重卡興嘆”的問題,就將迎刃而解。


    天然氣漲價撼不動大趨勢
    去年,天然氣漲價對LNG重卡的銷售產生了嚴重影響。但是,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,正如業(yè)內一位人士所言:“漲價只是整個大趨勢過程中,某些壟斷方的策略而已(變相向企業(yè)加收管網費)。”實際上,我國的天然氣并非氣源不足而不得不使用漲價來調節(jié),反而十分充足。

 

13.jpg


    影響天然氣價格的因素無非三方面:


    1、氣源。我國天然氣產量穩(wěn)定增長,今年就有望達到1240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6%。此外,全世界2013年至2019年天然氣需求將增長20%,約17.66萬億立方英尺,相當于整個歐洲2013年的天然氣消費量。其中52%的增量將銷售亞洲地區(qū)(包括澳洲);這其中,中國就占了31%。今年,一系列利好消息紛至沓來:中俄天然氣協(xié)議的簽署、中緬管道的通氣運行,有望使國內LNG供應量增加。


    2、管道和運輸方式及成本。雖然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目前總長約5.5萬公里,僅占全世界的3.7%,只有美國的1/10、俄羅斯的1/3、歐洲的1/3,但是我國的天然氣輸送實行的是“兩條腿”走路方式,除管網輸送外,還有“可移動的”液化天然氣(通過灌裝運輸)方式。據了解,中國集裝箱總公司已經開始開展液化天然氣集裝箱鐵路運輸,其運費和管線的運費差不多。除鐵路集裝箱運輸外,還有公路和水運集裝箱運輸方式。據悉,目前公路、鐵路、水運的運輸天然氣的成本比例是5∶3∶2,公路運輸成本最高,但若大部分實現了集裝箱運輸,運輸成本會大大降低。


    3、接收站。目前,我國已累計投產LNG接收站9座,接收能力達到3460萬噸/年。從2006年到2013年,我國LNG接收能力年均增長超過350萬噸。2013年,我國共有3座LNG接收站投產,新增接收能力920萬噸/年。未來2-3年內,我國還將新增超過1500萬噸的年接收能力,年均增量超過500萬噸。預計到2015年末,累計一期設計接收能力將達到4300萬噸以上。


    由于涉及天然氣的上、中、下游三個方面的基礎設施都有了很大改觀,因此在今年9月召開的中國能源革命高峰論壇上,國家能源局規(guī)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指出,當前雖然很多地方擔憂“氣不夠用”,但隨著天然氣供需的日漸寬松,如果現行價格機制未發(fā)生根本性變革,未來天然氣出現的問題不是短缺,很可能是過剩。


    天然氣重卡價格有優(yōu)勢
    由于天然氣重卡不能使用柴油發(fā)動機,必須安裝天然氣專用發(fā)動機,同時還加增了儲氣設備,過去有人說天然氣重卡的“單車成本要比柴油車貴8-10萬元”。實際上,現有符合國5標準的天然氣重卡購車僅增加了0.8萬元左右。


    在國家強制要求“201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國4標準車”、“2016年起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(qū)域內重點城市全面實施第五階段汽、柴油車排放標準”的情況下,購買天然氣重卡的經濟意義非同小可:符合國4標準的柴油重卡購車成本比國3車增加了3萬元左右,兩年后的國5車的購車成本會更高。此外,還有兩個更加不可小覷的經濟利好:一是購買目前已達國5標準的天然氣重卡車,還享有國家5萬-10萬元的節(jié)能減排補貼以及陸續(xù)出臺的部分地方補貼;二是運輸成本的降低。專業(yè)人士曾作過測試與計算:采用天然氣重卡比采用柴油重卡基本上是每公里可節(jié)省1元-1.5元。即使是購LNG車的費用比同類柴油車多增8萬元,一年運輸節(jié)省的錢也賺回來了。


     一系列的諸多利好,如何不讓潛在的用戶為之心動?


    維修服務定會跟上
    目前天然氣重卡從燃料箱到發(fā)動機乃至整車,整個產業(yè)鏈的相應技術已經很成熟,基本上全部實現國產化。在今年9月3日召開的中國國際液化天然氣大會上,國產發(fā)動機代表濰柴向中外專家公開表示,目前我國在研制LNG汽車發(fā)動機方面具備很強優(yōu)勢,具備大力發(fā)展LNG汽車的技術基礎,在國內外都具備很強競爭力。這不僅振奮人心,更重要的是讓潛在天然氣重卡用戶免除了維修的后顧之憂。


   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,各家企業(yè)都注重“打售后服務牌”。隨著天然氣重卡的保有量不斷增長,其相應的維修服務一定會跟上。


    有機構預測,到2025年,我國重型卡車的數量將是世界第一。到那一天,天然氣重卡在重卡總量中會占多大份額?重卡生產企業(yè)在思考著這個問題,我們也將拭目以待。

 



/yc/201501/11874.html